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天主教台北聖家堂

聖神降臨節 2016-05-15


  「聖神降臨節」又稱「五旬節」,源於希臘文,意即「五十」。我們慶祝各種不同的「五十」:生日、忌日以及結婚金慶等等。聖神降臨節是復活節後的第五十天,就好似復活節的「金慶」,所以今天的福音讀經跟復活節的一模一樣。復活節是慶祝基督死而復活,不再被死亡束縛的偉大節日。正因為如此,耶穌保證,祂的教會永遠不會被死亡或其它力量所征服、所毀滅。「新五旬節」在教會內不斷地湧現,激勵、更新著教會。


今天的福音替我們指點迷津。一開頭是傷心無助的景象,耶穌的門徒們被恐懼所震懾,毫無頭緒地在屋內。門閂從裡面插上,窗戶想必也被鎖緊。他們的思想與談吐離不開自己的厄運;他們為世態炎涼哀嘆不已。對門徒們來說,展望未來只會帶來莫名的害怕,於是他們懷舊地追憶起過去的好時光,以暫時忘卻眼下的困難遭遇。


誰沒有經歷過那種光景呢?在個人生活裡、在教會的漫長歷史中,都不乏如此頹喪的時刻:一切彷彿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前頭看不到半絲曙光。

就在那時,耶穌來到門徒們當中,緊鎖的門窗無法阻擋祂穿牆越壁。直到今天,復活節晚上所發生的,仍然在發生,而且總是有嶄新的、驚奇的峰迴路轉──起死回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把那稱為「希望的轉捩點」,當希望的蓓蕾競相萌發時,我們就能辨識一個新五旬節的來臨。

  我們在心底無不渴求這樣的轉捩點:終於從毒癮的惡性循環中掙脫;從火爆而無止境的人際關係中找到平安,從渾渾噩噩的折磨中解脫。只要我們願意,還能夠列舉出無數的相關例子。到底這樣的轉捩點是如何發生的呢?當初,耶穌親自降來,出現在門徒們當中,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帶來平安與喜樂。但是今天呢?

  基督藉由許多途徑給與我們新的希望,通常都是藉著週遭的人,為我們在黑暗中照亮前途。對很多人來說,教宗若望廿三世帶來了希望的曙光;不少人也在弗朗茲.柯尼格樞機身上發現希望。基督的喜樂更經常性地藉由普通百姓,進入我們的生命,這種相遇常會改變人的一生。

  最具有決定性的,就是我們與天主的慈悲接觸。耶穌在復活節當晚說:「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沒有寬恕,就沒有希望。我們在今天世界上那些動盪不安的地區所看到的,就是沒有寬恕的後果。我們迫切需要更多的人,把耶穌的平安與修和傳遞給別人,那樣的話,一個新五旬節才會到來。


1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則卅三7-9;羅十三8-10;瑪十八15-20 2023/09/10 我們都知道天下有一大難事,就是指正別人的過錯,尤其當這人的「社會地位比我們高時。所謂忠言逆耳,忠臣命苦,中國歷史上這一類的故事真是汗牛充棟。能謙虛受教,聽從忠言的人好像不多。有人說能認錯的人是一個偉人,但這樣的偉人實在不多。舊約中納堂先知所指正的人是達味王,他指著犯了罪的達味王說:「這個該死的人就是你!」(參

2023/07/23 智十二13,16-19;羅入26-27;瑪十三24-43 有時候我們聽人說:「如果有天主,為什麼祂容許那些壞人存在?為什麼不把他們都消滅掉?」有時候我們自己也這麼想,這多少是出於正義感。 耶穌的門徒也有這種心態,他們就像今天福音中的「僕人」:「你願我們去把莠子拔出來嗎(把壞人除掉嗎)?」記得耶穌的兩個愛徒也有一模一樣的語氣。一天,耶穌和門徒想在撒瑪黎雅村莊投宿,村民卻不收留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