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裏有一個人,患病已三十八年。
耶穌看見這人躺在那裏,知道他已病了多時,就向他說:「你願意痊癒嗎?」(若 5:5-6)
只有那些多年殘廢的人才能理解這個人一生所經歷的一切。他成了瘸子,三十八年不能行走。人們相信他旁邊的水池具有治癒的力量。因此,許多生病和殘廢的人會坐在池邊,當水被攪動時,試圖第一個進入池中。有時,據說那個人得到了治癒。
耶穌看到這個人,清楚地意識到他多年來渴望得到醫治。最有可能的是,他對治癒的渴望是他生命中的主要渴望。由於無法行走,他無法工作並養活自己。他將不得不依賴他人的乞討和慷慨。想想這個人,他的痛苦以及他不斷嘗試從這個水池中治癒的努力應該會激發任何人的同情心。由於耶穌的心充滿了憐憫,因此他感動地不僅為這個人提供了他深切渴望的醫治,而且還提供了更多的東西。
這個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美德,就是忍耐的美德,尤其會令耶穌產生憐憫之心。這種美德是一種在持續而漫長的考驗中仍抱持著希望的能力。它也被稱為“長期受苦”或“長期友善”。通常,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尋找出路。隨著時間的推移,困難沒有消除,容易灰心喪氣,甚至絕望。耐心的忍耐是對抗這種誘惑的良藥。當一個人能夠耐心地忍受生活中所遭受的一切痛苦時,他們內心就會產生一種精神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在許多方面使他們受益。其他一些小挑戰更容易忍受。他們內心生發出強烈的希望。儘管持續不斷的鬥爭,這種美德甚至帶來了快樂。
當耶穌看到這個人身上還存在這種美德時,他很感動,伸出手來醫治他。耶穌醫治這個人的主要原因不僅是為了幫助他身體上的健康,也是為了讓這個人相信耶穌並跟隨他。
今天,反省耐心忍耐這美麗的美德。理想情況下,生活的考驗不應被視為消極的方式,而應被視為對耐心忍耐的邀請。思考一下你是如何忍受自己的考驗的。是帶著深刻而持續的耐心、希望和喜樂呢?或者是帶著憤怒、痛苦和絕望。祈求賜予這種美德,並努力效法這個殘廢的人。
Yorum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