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天主教台北聖家堂

常年期第四主日 2022-0130

耶一4-5,17-19 格前十二31~十三13 路四21-30

今日的福音是上星期的延續,上主日福音提到耶穌回到本鄉的會堂,站起來誦讀依撒意亞先知的一段話,藉這些話講出自己的使命,也是每一個基督徒的使命。今日耶穌繼續講下去,祂所講的很特別,很有力,但也很刺耳,令祂的同鄉無法接受,要拉祂出城推下山。究竟為什麼耶穌不受自己本鄉人的歡迎,他們何以不接受耶穌的喜訊?

  首先耶穌沒有滿足同鄉的

願望。多數人在心底都傾向想「留名」。若自己本身沒有甚麼能力」,便依賴其他東西使自己揚名。比方,某名人是我的同鄉或校友;又或有什麼名人來過我的地方,喝過我煮的涼茶,與我拍過照等等。納匝肋是一個藉藉無聞的地方,沒發生過什麼大事,也沒出過什麼大人物。若望福音曾記載:當斐理伯把耶穌介紹給納塔乃耳時,

塔乃耳曾很輕挑不屑的說:「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若一46)。不過,納匝肋出了個耶穌,此人在外面成了名人,現在衣錦還鄉,今天他們特別來捧祂的場,希望祂能在納匝肋做一些特別的事或行一些奇跡,令自己也能沾光。但是耶穌並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使他們大失所望。還有就是他們多少有點妒忌耶穌有今天的成就,祂只是一個木匠的兒子,沒有受過甚麼教育,現在竟然當了師傅,有大批門徒前呼後擁,在祂身邊,便顯得自己平庸了。

  另一個拒絕耶穌的原因,就是受到狹窄民族主義所影響。多數以色列人希望耶穌所傳的喜訊只傳給他們,行奇跡只給自己人,因為只有以民才是天主的選民。但耶穌今天的訊息很清楚:祂的福音是為所有的人,祂行的奇跡亦是為所有的人。路加特別強調福音的大公性,所以路加記載今天耶穌挑戰祂的同鄉,祂所舉的例子:先知厄里亞和厄里叟都有向外邦人行奇跡,反而沒有幫助自己人。這些是聖經的事跡,以色列人不能否認,耶穌挑這些說出來,令他們尷尬。耶穌這種不妥協的態度令祂的同鄉從歡迎祂轉變為憎恨祂,甚至失去了理智,想把祂推下山,雖然當時猶太人已沒權處死人,但是群眾的煽動使人失去理性,不理後果,做出犯法的行為。

  當我們反省整件事,便會發現原來耶穌在傳福音時也有挫敗的經驗,但耶穌並沒有因此而失望。祂也沒有採取一種妥協的態度,改變真理去迎合別人的口味,因為真理是不能妥協的。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訊息:我們每一個人在傳福音時都遇過失敗的經驗,今日的記載給我們一個很大的鼓勵,連耶穌都能有這樣的遭遇,何況是我們呢?此外,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人總有他們不接受福音的原因,不論是來自風俗、文化、環境、個性、培育或其他理由,我們總要接納別人的有限性,不過我們不會改變福音去迎合他們,真理是不需要妥協的。

  再看今天讀經一和讀經二所說的,我們更加可以得到安慰。如果把第一篇讀經用在自己身上,則天主說祂特別選了我們作萬民的先知,我們必須傳述祂的意思;既然這是天主給我們的責任,那麼,無論我們遇到什麼困難挫折,都不須驚惶失措,天主必作我們的堡壘支持我們,沒有任何東西能戰勝我們,這份信德-主使我們立於不敗之地。另外,第二篇讀經是聖保祿的「愛德頌」,基督徒要以無比的愛德,對待不接受福音的人。如聖保祿所說,要對他們忍耐、慈祥、不動怒、不計較他們的過錯、並且能包容、相信、盼望。聖保祿特別提到「忍耐」,以忍耐開始,也以忍耐結束對愛的描述。我們要像聖保祿一樣有這樣大忍耐的愛心,去接受那些暫時不能接納耶穌基督福音的人,等候更好的時機。

  願我們緊記今天福音的訊息:任何時候傳福音都有障礙,基督徒必須持守真理,既不妥協,也不失望,堅信基督的愛必獲最後勝利。

(本文節錄自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吳智勳 神父的分享)

4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