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則十八25-28;斐二1-11;瑪廿一28-32
2023/10/01
《瑪竇福音》成書時初期教會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多數的猶太人,這些天主的選民,不肯接受基督為他們的默西亞救主。耶稣宣講「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但他們卻不願意悔改,不願意信從福音,反而是那些被司祭長、民間長老們鄙視的稅吏和娼妓肯承認自己是罪人,承認自己需要救主,信從基督的福音而改變了他們的生活。他們才是真真正正聽從天主的人,是我們今天讀經一裡那個「惡人遠離他所行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存性命,不致喪亡」的人。而那些自視為「義人」,遵守梅瑟法律的司祭長和民間長老,卻離開了正義,拒絕了基督福音,因此遭受喪亡的後果。
所以在行動上接受或不接受天主派來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成了義人或惡人的分水嶺,生存或喪亡的分水嶺。自認遵守梅瑟法律的人應更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若五46),而「永生就是認識天主,並認識天主所派來的耶穌基督」(參若十七3)。我們在四部福音中讀到很多像今天主耶穌批判自以為是,執迷不悟的猶太人,外邦人反而後來居上的故事。但天主耶穌並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他真正希望的是他們也能改過遷善,不致喪亡而獲得生命。
猶太人不願意接受耶穌基督,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耶穌根本沒有現世君王、政治性默西亞的樣子,令他們大失所望。就連猶達斯也是因為失望才決定背叛耶稣的。他們心目中的默西亞救主應是一個顯赫的君王,能給他們現世的福樂和光榮。他們怎麼也不明白或接受像平常人一樣的默西亞,更無法接受死在十字架上的「救世主」(參讀經二)。耶穌的門徒一開始也有這種心態,他們也不明白默西亞要受苦的道理。門徒之所以改變,是後來經驗到死而復活的耶穌,並在聖神的帶領下重溫、反省耶穌生前的言行所致。
這種「現世默西亞」的心態,其實今天也可見到。有人將相信耶穌基督,領洗入教的條件定為耶穌基督先滿足了他們現世的、物質上的期望。所謂「哪一個神靈驗,就拜哪一個」的心態,甚至連我們這些領了洗的基督徒也受到影響,假如沒有得到天主現世的福佑,就不進堂了。我們的眼光都只看到現世的利益,非常「現實」。用這種現實的眼光看事物,要接受或服從主耶稣的旨意當然難之又難。而要超越現世的視野,看到永恆的生命,看到現世的痛苦和十字架是有價值的話,信仰是絕不可少的。只有信仰之目能擴展我們的視野,使我們從現世看到來世,從暫時看到永恆。也只有信仰之目,才能看到謙虛的價值、服從的價值、十字架的價值(讀經二)。信仰是如此重要,因此「三超德」(信望愛)中的第一超德是信德。沒有堅定的信德,很難有真正和持久的望德和愛德。
主耶穌沒有滿足猶太人的現世期望,但他確實是眾生屈膝叩拜的天上、地下和人間的君王。主耶穌要給我們的,祂能給我們的,遠遠超越我們現世期望的福樂。如果我們覺得服從天主的旨意很困難,有所矛盾和掙扎(就如今天福音中二個兒子的行為),讓我們記得主耶穌的榜樣,以基督之心為心,「祂自謙自卑,服從至死,而且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天主高高舉揚祂,賜給他一個名號,超越一切名號」(讀經二)。我們的服從也可能帶給我們短暫的十字架,但十字架後必定有永生和光榮。
天主是無限慈愛的,祂要我們服從祂的旨意,祂的旨意絕對不會是一條死胡同,而是把我們導向真正幸福的大道。祂要我們在世上相信祂,服從祂,為愛祂而受些苦,是因為祂要給我們機會去證明我們是信任祂的、愛祂的、願為他犧牲的。這樣,當我們帶著通過考驗的愛在天堂會見他時,才會感到光榮(參伯前一6-9)。主耶穌要在迎娶我們之前(默廿一2)把我們裝扮成華麗的新娘,而不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的乞丐。。
(以上錄自聖博敏神學院禮儀研究中心 曾慶導神父的分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