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天主教台北聖家堂

將臨期第二主日 2021-12-4

將臨期第二主日 110/12/04

  

依二1~5 羅十三11~14 瑪廿四37~44 


將臨期使基督徒燃起了對天主將在末日完成創造及救援之希望,我們在禮儀中紀念人類過去在歷史中的期待。今天福音記述的便是以色列民族,在若翰宣講時展現出來對默西亞來臨的期待。耶穌基督已在人間,但是尚未公開宣告天國的喜訊,因此若翰迫切地準備著。以色列民族並不自外於人類歷史,所以我們必須先講論人類對創造與救援完成應有的期待。

  聖經在一開始便以通俗的方式敘述天地萬物是天主所創造的,但關注的焦點顯然是人類。於是創世紀以特殊的筆法描寫天主造人;當然這只是一種古代流行的描繪方式,但也足夠呈顯天主與人類的特殊關係:只有人類是天主照自己的肖像造的。後代基督宗教應用比較抽象的話,表達同一的信理說,人的靈魂是天主直接創造的,這基本上肯定天主與人類與眾不同的特殊關係。人是萬物的中心,是直接由天主創造的。

  聖經在天主創造人類的歷史中,肯定了痛苦與罪惡的普遍現象;它援用通俗的「失樂園」故事,一方面承認人類犯了罪,陷入痛苦的生命,另一方面堅決相信天主絕不放棄人類,並相信祂滿懷仁慈,必定施行救援。新約是救援的高峰,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是新的創造,「誰若在基督內,就是新的受造物」。

  創造是天主一步一步地支持及推動,使宇宙與人類邁向生命的成長與圓滿,同時也一步一步地實現天主的救恩。救援是天主的創造能力,消極方面引導人類超脫痛苦與罪惡,積極方面則在於復興,使一切恢復完整。

  以色列民族由於啟示,對於創造與救援有清楚的希望,這便是聖經中的默西亞主義。今天福音紀念的若翰在曠野裡的呼聲,是期待默西亞的高峰。不過這也應當叫我們紀念天主臨在萬民之中,支持並推動他們期待創造與救援的完成;這是全人類的將臨期。

7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則卅三7-9;羅十三8-10;瑪十八15-20 2023/09/10 我們都知道天下有一大難事,就是指正別人的過錯,尤其當這人的「社會地位比我們高時。所謂忠言逆耳,忠臣命苦,中國歷史上這一類的故事真是汗牛充棟。能謙虛受教,聽從忠言的人好像不多。有人說能認錯的人是一個偉人,但這樣的偉人實在不多。舊約中納堂先知所指正的人是達味王,他指著犯了罪的達味王說:「這個該死的人就是你!」(參

2023/07/23 智十二13,16-19;羅入26-27;瑪十三24-43 有時候我們聽人說:「如果有天主,為什麼祂容許那些壞人存在?為什麼不把他們都消滅掉?」有時候我們自己也這麼想,這多少是出於正義感。 耶穌的門徒也有這種心態,他們就像今天福音中的「僕人」:「你願我們去把莠子拔出來嗎(把壞人除掉嗎)?」記得耶穌的兩個愛徒也有一模一樣的語氣。一天,耶穌和門徒想在撒瑪黎雅村莊投宿,村民卻不收留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