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y Family Catholic Church Taipei
聖堂足跡
History
十字聖架
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是天主子,我們稱為「耶穌苦像」。耶穌死後第三天復活了,帶給我們救恩的希望。是我們基督徒信仰的基石。十字架是耶穌基督救贖世人的標誌。一橫一直的「十」提醒我們要上愛天主,下愛世人。。
聖家浮雕
耶穌、瑪利亞、若瑟—我們稱為聖家,是 世上一切家庭的典範。 聖家在平凡儉樸的生活中,相親相愛,承 行天主的旨意,完成救世計畫。木匠若瑟,辛 勤工作;瑪利亞在燭光下,為家人縫製衣衫; 請您猜猜:小耶穌手上拿著的是什麼?
祭台:
祭台是象徵耶穌與門徒最後晚餐時的餐桌。耶穌祝聖了桌上的無酵餅與葡萄酒,成為祂自己的「體」與「血」,然後分送給門徒飲食,且要他們往後以此來紀念祂。此乃感恩祭(彌撒)的由來。信友聚集在祭台前,向上主表達感恩,並藉著領受「聖體」「聖血」與天主合而為一。
聖體龕及聖體燈:
聖體龕及聖體燈 聖體龕:保存聖體的主要理由是 為那些不能參與彌撒的病者、老者, 給他們在彌撒外領聖體的方便。特別 是“ 臨終病人“使其在病重垂危,生 命末刻,離世之際,領受前往天國旅 途所需的神糧-基督聖體。 聖體燈:聖體龕旁點亮特殊的常 明燈(紅色燈),表示聖體龕內供有 聖體,顯示基督的臨在
耶穌聖心 :
1673年12月至1675年6月,法國修女瑪加利大,在聖 堂祈禱時,耶穌多次顯現給她說:「妳看這顆心,愛人 之情,多麼熾烈!」教會依照修女的敘述雕成這尊耶穌 聖心像。 耶穌心上的火,表示祂對我們的熱愛。祂也渴望我 們愛祂。心上的茨冠象徵人的罪繼續刺傷祂的心。祂伸 開雙手,歡迎所有的人來信靠祂。
聖母聖心:
這尊聖母像的額頭上有顆曉明之星,向人類預示救 主耶穌的來臨。聖母心上有一把十字形的利劍,代表聖 母瑪利亞在協助天主救贖人類時所受的苦;圍繞著聖母 聖心的是一串玫瑰念珠,提醒世人多唸玫瑰經,懇請聖 母為我們轉禱,必能獲主垂允。聖母是耶穌的母親,基 督徒最好的榜樣。
大聖若瑟 :
聖若瑟是聖母瑪利亞的淨配、耶穌的養父,也是中 華民族的主保。一生默默付出,完成天主交付的使命, 以木工為生,是勞工朋友的保護者,也是臨終者的主 保。聖若瑟是一位義人,盡責、體貼,值得我們見賢思齊。
聖女小德蘭 :
聖女小德蘭是法國人,生於1873年,15歲進入聖衣 會隱修院,24歲歸返天鄉。 聖女手持十字架,代表願與主同受苦;腳踏地球, 代表她是傳教的主保。她的靈修方式-「神嬰小道」, 幫助基督徒熱愛天主。
十四處苦路 :
12 沿著聖堂內牆上,懸 掛著有十四幅耶穌苦路木雕 像。苦路是什麼?是耶穌受 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前行經 5 歷最痛苦的一段道路。教會 熱心人士把它分成十四處來 朝拜、默想,以陪伴受苦的耶穌。
彩繪玻璃:
到歐洲參訪聖堂,最讓人讚嘆的,就是 色彩鮮艷的彩繪玻璃。 本堂有18幅聖經彩繪玻璃。它們是19世紀法國著名藝術家李維克 (Leveque) 於1878年根据聖經的精心傑作。原在比利時的一座耶穌會聖堂 內,1998年該堂重建,教堂在網路上為這批彩繪玻璃,尋找一個新家。藝術家 丁松青神父得知此一訊息後,在他的積極爭取下,這批古蹟終於來到台灣。 在拆卸和運送的過程中,18幅彩繪玻璃有多處破損,丁神父以其專業技 術,及其助手雅威弟兄,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將其修復完成。當時的本堂王秉鈞 神父,得知此事,懇請丁神父割愛相讓,這批寶貝就這樣來到台北聖家堂。 建堂時,林柏年建築師在聖堂內設計有18扇窗戶,大小也與彩繪玻璃的 尺寸幾乎剛好。 西元2000年,經故宮博物院的技術指導,專業設計師的規劃下,彩繪玻 璃取代了原有的窗戶。 放在窗架上的18幅彩繪玻璃,每一幅看起來,都是栩栩如生,每位來本 堂的參訪者,都會在它們面前佇立欣賞,讚嘆不己。
領洗室:
領洗室內有領洗池、復活蠟和聖油。 和好聖事室 領洗是天主教會七件聖事之一。 領洗者相信天主是唯一、至聖、全能、美善寬仁 的真神。透過洗禮,消除罪過,成為天主的子女,開 始新的生命,是基督信仰團體的一份子。 復活蠟象徵復活的基督,是世界的光。 聖油象徵聖神的臨在。
和好聖事室:
和好聖事又稱為告解聖事,是天主教會七件聖事之一。和好室是教友與 天主和好的地方。
小聖堂:
本堂另有一座中國 宮殿式,古色古香,面 積25.5坪,可容納60餘 人的小聖堂。位於大聖 堂右側的後面。平日彌 撒、明供聖體在小聖堂 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