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聖堂足跡

History

​頁數:   1    2    3   

大聖堂建堂簡史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50號

前言:民國45年起,白尚潔神父接任本堂,教友人數急速增至四千餘人。新建才二年多的聖堂已不敷使用,復活節的大禮彌撒和聖誕節的子夜彌撒都要借用國際學舍或三軍托兒所來舉行.

p15-1.jpg
p15-2.jpg

大聖堂開工

民國47年白神父奉准籌建大聖堂。聖堂的設計委請利眾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林柏年建築師負責,計劃期間,白尚潔、巴恩理二位神父對建堂的一釘一木均詳加研究。並決定先蓋行政大樓和神父宿舍,兩幢大樓在民國51年10月完工後,將原有聖堂拆除重建,暫用辦公大樓二樓作臨時聖堂.

p16-1.jpg
p16-2.jpg

建堂期間,為節省經費,決定自行購料,逐項發包。這項艱巨的任務,由卜爾格神父主持。卜神父為購料籌款等事,更是全力以赴,其勤勞認真負責之精神,獲得全體教友的同聲讚佩。動工期間,1961年2月蘇守仁神父繼掌本堂,主持建堂的繁瑣工作,至963年9月,辛勞成疾,回加拿大休息養病。白神父重回本堂,擔任主任司鐸,繼續完成大聖堂的建堂工作,誠可謂有「始」有「終」。新聖堂建造期間,本堂教友成立「新大堂興建委員會」參與籌建及募款等事宜。為籌募經費,於民國52年8月19日假台北市圓山兒童樂園舉辦「園遊義賣會」。園遊會當天,參加的教內外來賓,高達1萬2千餘人。本堂建堂經費,三分之一由本堂教友及我國教內外人士慷慨捐助。其他三分之二大都是從加拿大等地教友捐贈而來,特別是加大拿籍教友Mr.Gagnon(翁德昭神父的哥哥)個人獨力贊助美金5萬元。換算成新台幣有200萬元之鉅(當時愛國獎券頭獎為新台幣20萬元),在金華街、青田街可買到十多幢日本式房子。本堂全體教友對其善行義舉,至為感佩.

p17-1.jpg
p17-2.jpg
p18-1.jpg
p18-3.jpg
p18-5.jpg
p18-2.jpg
p18-4.jpg
p18-6.jpg
p18-7.jpg
p18-8.jpg

  © 2023 天主教聖家堂   小滿站長

bottom of page